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
张怀瑜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促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需要有较大提升。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教学有效性的含义及其评价方式,接着指出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最终提出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的重点学科。初中数学课程内容较小学有较大深入,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有大幅度提高。初中生的可塑性强,接受事物快,因此在重点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相关能力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然而强调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课程内容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转化成为真正的能力,从而保证高的教学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钻研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及其评价方式
所谓教学有效性,是指学生能够充分地将所学知识掌握并加以合理运用,能够掌握运用得越充分,那么说明教学的有效性越高。教学有效性这一概念始于西方20世纪的教育科学运动,理解有效性,可以简单的将课堂教学看作是春天播种,若秋天收获的粮食多,则有效性也就很高。
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首先看学生普遍对于该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学生越热爱的科目,其教学有效性可能就会越高;其次,考察学生此次学习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第三,学生所学的内容,有多少能够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 当前我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错失教学重点
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只用一种方式为学生呈现知识。例如,善于使用抽象教学方式的老师,不考虑学生处于初中的认知特点、抽象思维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就粗暴的使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原本学生只要在掌握算数原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但一定要用抽象的应用题来表述基本原理;本来只要求学生会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抓住几道题目表述抽象的应用题反复给学生讲解。教学需要顺应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揠苗助长并不能快速开发智力。同理,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在学生现有能力基础上,合理设置学习区间,顺应学生的认知爱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灵活地上课。
(二)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之处在于教师包办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学生只需要带上耳朵、眼睛被动地坐在讲台下面听讲,不需要参与课堂中的其他安排,甚至有些教师都不需要学生思考,只要他们坐在下面抄抄笔记,划几个重点,考试能考高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真正的能力,反而浪费教学时间,甚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然而这种现象仍悄然存在于一些课堂当中。
(三)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新时代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还有方法过程方面,更重要的是情感情操方面。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注重教会学生计算的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善于使用逻辑思考的思维方式,并促进学生爱上科学、爱上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然而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只看中课堂上是否能够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忽略学生的认知特点,不顾学生能否接受,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也许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技能,但却极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三、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端正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明确,当代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应当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需要兼顾到情感、思维能力及世界观等方面。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师为主宰”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参与;将教师灌输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将“注重知识接受”转变为“注重知识发现”。提高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增加学习时间和实践行为。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假设本市某体育馆准备承办某大歌星的演唱会,邀请本校学生负责票务工作,已知门票的总预算、明星的出场费、以及灯光舞美舞台设计等成本费用,请同学们设计各个片区的门票定价,估算如何定价才能让承包商收回成本,定价之后又该如何售出等。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凭一己之力,学生难以出色的完成,老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可以讨论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开放性问题的情境,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案,只有合适和更合理的方案,但学生可以在解决这样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的实际问题中,学习建模能力、合作能力、组织分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推进分层教学
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成为自身能力,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水平,然而教学若无法真正针对学生的学习区域做出传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够充分。分层教学能够让课堂上所呈现的知识在最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区域相契合,另外,教学越是注重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学生就越能够体会到老师对其的尊重,也就越能够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也就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既要有自学的能力,也要有探索未知领域、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能力无法从理论学习中获得,一定要在实践中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设置课堂情景,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并放手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按照自己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速度来处理课本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实践中的难题需要自己去寻找办法解决,而不是一味的请老师帮忙。即使失败,也不会受到老师批评,而是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积累足够的自信和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为抽象的数学语言,针对目标学习相应知识,再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行动去解决实际问题,久而久之,课本上的知识就内化成为学生真正的能力,这是有效教学的最佳成果。
结论:数学相对抽象晦涩,但若对其理解并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之后又变得简单易懂,而且能够举一反三,所以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钻研数学问题的精神,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师父引进门”,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修行靠个人”了。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把老师从繁重刻板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节省出来大量的时间陪伴学生成长,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思维以及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参考文献:
[1] 韩李梅.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06)
[2] 张文远. 论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J]. 时代教育, 2014(01)
[3] 顾雪.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 新课程(下), 2014(04)
《银外人》2016年第一期